初夏是传染病高发期。传统的公共卫生专家倡导老百姓加强锻炼、清洁消毒。我们的端午节,其实是公共卫生策略融入文化的一个成功例子。当然,传统文化也需要正本清源,去伪存真。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三大节日之一,与春节、中秋二节齐名。史书上也有称“端阳节”“重午节”的。我国各地围绕这一节日的习俗很多。其中最普遍的就是赛龙舟、吃粽子、门楣插艾叶和在身上涂雄黄酒。
从医学角度看,端午节的这些习俗大多和夏日防病有关。中医重视“治未病”,也非常重视用调节生活方式的方法预防疾病。久而久之,经验流传,预防疫病、健体养生的观念就逐渐融入了传统节庆之中。
端午防病,节日主题
按照时令,端午节处于小满与夏至之间,正是多种传染病的发病高峰期。此时自然界暑气渐盛。不过,昼夜温差还比较大,正是所谓“阴阳交替”的时节。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古人发现,当季节变化或环境改变时,人的机体不能立刻适应变化了的情况,抵抗力就会下降。各种疾病很容易发生。预先采取一些必要的防范措施,就可以减少或避免疾病发生的可能。
古代典籍中有许多关于端午节民俗的记载。南朝的学者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提到,插艾叶“以禳毒气”。明朝文人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中记载着“渍酒以菖蒲,插门以艾,涂耳鼻以雄黄,日避虫毒。”
古人的这些说法证实了端午习俗的防病意义。但是,限于历史上科学水平和人们认识能力的限制,人们对许多问题还无法作出准确的解释。当时的巫医就利用人们对鬼神的信仰,给医疗卫生掺入了“神灵”的说教,使一些原本符合科学原理的习俗带上了浓厚的迷信色彩。
正本清源,去伪存真。我们有必要还优良民俗以清白,恢复它们的纯洁面貌。同时,也摒弃不良民俗,避免它们的危害。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传统文化重焕光彩,更好地为百姓健康服务。
端午习俗,可褒可贬
赛龙舟强健体魄,愉悦身心
早在战国时期,“龙舟竞渡”就是一种半宗教,半娱乐的游戏节目。唐朝诗人张建封的诗中写道:“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可见当时赛龙舟的盛大场面。
今天,赛龙舟的习俗已经不仅限于中国大陆各地。它已经成为了整个华人社会都非常喜爱的活动。端午节,我们在江河湖畔常能看到赛龙舟的喜庆场面。参赛的选手力争上游、精神饱满。观众们也是奔走欢呼、兴奋雀跃。
赛龙舟活动让所有参与者都锻炼了身体,愉悦了心情,帮助人们以良好的身心状态迎接暑日的到来。
菖蒲酒对祛病强身有一定作用
菖蒲的药用和文化价值在唐代以前就被充分认识和运用了。文学家韩愈的《进学解》中就有“以昌阳引年”的话。这里的“昌阳”,就是菖蒲。端阳节饮昌阳酒,有使阳生、阳昌的吉意,既有增强人体机能的含义,又符合中国古文化的特色。
菖蒲的主要作用是化痰开窍、利湿和中。可以增进食欲,轻身健体,令人耳聪目明。现代科学分析也证实了菖蒲所含的生物碱和挥发油,对于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具有积极的药理功能。综合这些功效来看,饮用菖蒲酒的确对祛病强身有一定作用。
不仅民间有饮用菖蒲酒的习俗,在古代皇室生活中,莒蒲也有着特殊身价。清宫医案记载,光绪皇帝服用的“长春益寿膏”的主药就是菖蒲。《道藏》中有“菖蒲传”一卷。书中说,坚持以酒送服菖蒲丸,一个月消食,二个月痰除,五年骨髓充、颜色泽、白发黑、落齿更生。但是,光绪皇帝也没有长寿,菖蒲丸也不会如此神奇。可见,古书的记载也不能尽信。插艾叶驱蚊杀菌
艾叶,也称艾、艾蒿、香艾等。明代诗人庄昶在“蓬莱宫中悬艾虎,舟满龙池竞萧鼓”的诗句中有过吟咏,形容的便是艾叶的景致。同样是明代,药学家李时珍在他的《本草纲目》中记载“五月五日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悬于户上,可禳毒气”。讲解的是艾叶的用途。
中医药理中,艾叶有调理气血、驱逐寒邪、温通经脉、安固胞胎、止血止带的用途。以艾为灸,可以获得比单纯的针灸更好的疗效。
端午节插艾叶,利用的是艾叶所含的挥发性物质。五月鲜艾,长势正盛,气味刺鼻。用其驱蚊杀菌的确有良好效果。这也是被现代药理学研究肯定了的。
雄黄酒毒性强烈,不可盲目使用
雄黄酒这个习俗的来路就有些蹊跷了。雄黄有解毒杀虫的功效,从《神农本草经》到现代研究,对其结果都持有肯定态度。但是,它主要的作用是治疗外伤。含有雄黄的中药包括消痈止痛的醒消丸、治疮痒疥癣的二味拔毒散等。这些药都用于治疗一些外科疾病。
内服雄黄需要非常慎重,通常用量严格控制在0.3~0.9克以内。雄黄的主要成分是硫化砷,氧化后成为剧毒的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运用不当会引起中毒,乃至送命。
史书并没有民间饮用雄黄酒防病的记载。只有戏曲《白蛇传》中,白娘子端午节误饮雄黄酒现蛇形的渲染,为这个不良风俗打开了市场。
由于雄黄的毒性,不仅雄黄酒不能饮,在身上擦雄黄也很危险。因为雄黄可以由皮肤直接吸收。反复或大面积擦涂同样会引起中毒。对雄黄杀虫解毒的功能要正确认识、科学运用,万不可无端以俗为据,盲从使用。
本文精要:
端午节的民俗大多和强身健体,消毒环境,预防传染病的目的有关。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端午节的民俗有些确实可以促进健康,有些可能危害健康。
让疾病预防融入民俗文化,这是中医思想对现代公共卫生策略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