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治未病”学术思想是中医理论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提出了一种较高的医学境界,后世历代著名医家继承和发挥了这一学术思想。中医治未病有“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层含义:一是未病先防,强调了预防疾病的重要性;一是既病防传,或曰既病防变,突出了根据疾病的现状及其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早期、有预见性的合理治疗,防止疾病的发展和传变。两者在千百年来中医防病治病的医疗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治未病 疾病预防 中医中药
中图分类号:R249.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3-361-02
1 中医“治未病”的源流
中医“治未病”理论源远流长,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独具影响的理论之一。“未雨绸缪”,“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凡事预防在先,是中国人谨遵的古训。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形成,正是根植于中国文化的“肥沃土壤”。《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曰:问曰:“上工治未病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肝虚则用此法,虚则不再用之。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进一步强调了治未病的重要性。
2 中医“治未病”的内涵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源自《黄帝内经》,历代医家乃至现代医学对“治未病”思想极为重视。“治未病”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天人相应、形神合一、辨证施养、平衡阴阳、精神内守、正气为本等方面。现代医学理论,将人体的健康状态分为三种:一是健康未病态,即人体处于没有任何疾病时的健康状态;二是欲病未病态,即体内病理信息隐匿存在的阶段,或已经具有少数先兆症状或体征的小疾小恙状态,但尚不足以诊断为某种疾病;三是已病未传态,即人体某一脏器出现了明显的病变,根据疾病的传变规律及脏腑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病邪可能传入其他脏器,但病邪尚局限在某一脏腑未发生传变的状态。
因此,“治未病”就针对以上三种状态,具有以下作用,一是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指未患病之前先预防,避免疾病的发生,这是医学的最高目标,是健康未病态的治疗原则,也是一名高明医生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二是欲病施治,防微杜渐:指在疾病无明显症状之前要采取措施,治病于初始,避免机体的失衡状态继续发展,这是潜病未病态的治疗原则;三是已病早治,防治传变:指疾病已经存在,要及早诊断,及早治疗,防其由浅入深或发生脏腑之间的传变,这是欲病未病态,传变未病态的治疗原则。另外还有瘥后调摄,防其复发:指疾病初愈,正气尚虚,邪气留恋,机体处于不稳状态,机体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之时,此时机体或处于健康未病态、潜病未病态,故要注意调摄,防止疾病复发。中医“治未病”,是让人们不生病,少得病,迟得病。为了延年益寿的需要,我们要崇尚“治未病”的核心理念。治未病之先,防患于未然,养生防病,实现康寿;治未发之前,防微以杜渐,重视先兆,防止发病;治未盛之时,见微知着,治防重,择时而治;治未传之脏,掌握疾病传变规律,已病防传;治传与否,当辨虚实,妙用承制;治未效,整体调控,重在调治所不胜所胜。目的是让人不生病、少生病、迟生病,益寿延年、提高生存质量。科学养生,指导人们改变陋习,提高生活质量,工作质量,学习质量,自行管理健康,把握健康,赢得健康,享受身心健康的快乐与和谐社会的幸福生活。
在“治未病”原则指导下,它在临床各科疾病的预防中都具有重要意义,甚至可以指导人类已知的所有疾病的预防。中医药“治未病”的理论和临床研究开展非常广泛,而且有其防治意义,已经逐渐为人们所公认。
3 中医“治未病”的内容和方法
3.1 调摄精神 中医强调“形神合一”,重视精神情志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预后等方面的作用。精神情志活动与人体生理、病理变化有密切关系。突然剧烈的精神刺激或反复持续的精神刺激,可使人体气机逆乱,容易导致气血阴阳的失调而发病。中医有“百病皆生于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的说法。情志刺激可致正气内虚,招致外邪致病,在疾病过程中,情志波动又能使疾病恶化。
3.2 加强锻炼 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体质。恰当的锻炼可使机体的气血周流、关节滑利、耳聪目明、情志畅达,对于抵御病邪的入侵具有重要的意义。汉代医学家华佗创造了“五禽戏”健身运动,后世发展的太极拳等多种健身方法,不仅能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预防疾病的发生,而且还对多种慢性疾病的防治有一定的作用。
3.3 注重生活起居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知其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做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意思是说,要保持身体健康,精神充沛,益寿延年,就应该懂得自然变化规律,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对饮食起居,劳逸有适当的节制和安排。不要“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
3.4 合理节制饮食 古人很多文献记载为食治,宜食,忌食。饮食要注意适当,在饮食时间、数量等方面均有记载。古人曰“凡欲治病,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后乃药尔。”在讲究保健与健康的今天,食疗的意义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重要,食疗安全、经济、简便易行、无创伤痛苦、无副作用,是亚健康状态的重要疗法。
3.5 顺应四时气候变化 天地人合一。《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充分体现了天地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强调个体必须适应自然气候变化,才能避免疾病的发生,而且引申到起居的规律性,要白天活动,夜晚休息,不能日夜颠倒,作息紊乱。
3.6 药物预防 亚健康病机以心脾两虚或肝郁气滞为主,亦有脾虚湿盛、肝郁脾虚、肝肾不足、痰湿内生、湿热内蕴、阴虚火旺、气血亏虚、脾肾阳虚等型,治疗关键在于理气健脾,疏肝解郁以及养血安神,健脾和胃、滋阴补肾等为主,多用四君子汤、四物汤、归脾汤、六味地黄汤、参苓白术散、养心汤、甘麦大枣汤、杞菊地黄丸、三仁汤、二妙丸、人参归脾丸等加减治疗。中医药强调亚健康的优势在于根据个体的不同情况,辩证施治,综合调理。
积极开展“冬病夏治”,在“三伏”天采用穴位贴敷,中药浸泡等方法,冬季可减少或预防感冒、咳喘、过敏性鼻炎、风湿病、关节炎、冻疮、肾病的发作。积极完善传统疗法,结合医院实际,制定专科疾病的中医非药物疗法干预方案,采用腹针、体针、平衡针、艾灸、火罐、按摩、中药熏蒸等疗法,达到增强体质和防病抗衰的效果。
“治未病”的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预测未来疾病的发生、性质、趋势;中医讲究养生保健,为众多国家所接受 ;中医非药物疗法以针灸、按摩等为养生、保健和治疗的独特优势;中医擅长治疗慢性病、老年病和疑难杂症;中医是治疗急性传染病的有效途径;中医药简、便、廉、验,优势独特。
4 中医“治未病”的思路
中医“治未病”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和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更需要全体中医工作者的参与。提高中医人员自身素质,“读经典、做临床”应该成为中医工作者的自觉行为。中医“治未病”工程是时代的要求,是我国预防保健体系建设的重要构想,应将此工程纳入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之中,使中医“治未病”此项工程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积极创建具有中医特色“治未病”的村级卫生室,彻底解决广大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达到中西医携手,为患者健康服务的境界。
我们认为,中医“治未病”理念的普及和方法的应用,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中医科学养生方法,如四时养生、十二时辰养生、心态调摄养生、饮食养生、中药养生、劳逸养生、运动养生、养生、针灸养生、按摩养生、气功养生、环境养生、体质养生等,指导人们改变陋习,体现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相结合,身心统一的生命整体观,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统一的天人合一论;告诉人们遵循中医“治未病”的客观规律,自行管理健康,把握健康,赢得健康,享受身心健康的快乐与和谐社会的幸福生活。总之,我们认为,首先,要树立一个健康的思想理念;其次,掌握正确的科学的防病治病方法;再者,改变不良习惯,主动管理健康,才能把握健康。
中医“治未病”是引领人类健康发展的新方向,体现了重视预防的思维模式。中医“治未病”,主张通过饮食、运动、精神调摄等个人养生保健方法和手段来维系人体的阴阳平衡,“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通过精神调控,使真气从顺,从而使病(物质的、精神的)不能发生或发展。
“治未病”,就是采取相应措施,维护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治”的含义,是管理、治理的意思。治未病是中医学的预防学,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层次,是“治未病”核心理念。“治未病”强调人们应该注重保养身体,培养正气,提高机体的抵御病邪能力,达到未生病前预防疾病的发生,生病之后防止进一步发展,以及疾病痊愈以后防止复发的目的。中医“治未病”的方法运用于亚健康、常见病、多发病,特别对慢性病高危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养生,消除或减少精神、心理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致病因素”的影响,达到维护人体健康状态和疾病预防目的。
参考文献
[1]《金匮要略》 中医临床著作,东汉张仲景撰 ,学苑出版社, 2008年。
[2]《黄帝内经》 刘永升等著 , 华文出版社 , 2010年。
[3]《中药学第7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李家邦, 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