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将从各类传染病传播方式的共性入手,为读者提供全面、直观的传染病基础知识以及科学防护方法。
1.1认识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主要为两类,一类是微生物,它们是个体难以用肉眼观察的一切微小生物之统称,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少数藻类等;另一类是寄生虫。
在我国,传染病已不再是引起死亡的首要原因。然而,有些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结核病和感染性腹泻病等仍然广泛存在,对人民健康危害很大。其危害性不仅在于引发群体性发病、造成恐慌,影响人们日常生活;还在于一旦防控不力,会造成包括医疗资源的浪费,严重时给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该法明确指出: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1.2传染病的特点
传染病不同于其他疾病,其具有以下特点:
1.2.1每一种传染病都具有特异性的病原体
这些病原体可以是微生物,如细菌、病毒,也可以是寄生虫。
1.2.2传染病有传染性
这是传染病与其它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意味着病原体可以通过某种途径感染他人。被感染的人和动物,又变成传染源,传染其他人或动物。
1.2.3当具备三个基本条件时,传染病才开始流行
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者是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条件。当这三个基本条件同时存在,传染病就开始流行。
传染源是指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传染他人的途径。
易感者是指对该种传染病无免疫力或免疫力低下者。
1.2.4人体针对传染病病原体具有免疫功能
免疫功能是指人在接触传染病病原体之后,能产生出针对这种病原体或者针对这种病原体毒素的特异性免疫,也就是产生特异性的抗体。有的抗体是具有保护性的,如乙肝表面抗体;有的抗体不具有保护性,但可作为诊断这种疾病的一个依据,如抗艾滋病毒抗体。
1.3传染病的分类
1.3.1三类法定传染病
法定传染病通常具有传播速度快、病情严重、致死率高等特性。我国目前的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3类,共40种。甲类传染病现有2种,分别是霍乱和鼠疫;乙类则为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在内的26种传染病;丙类为包括甲型H1N1流感在内的12种传染病。目前,国家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定位乙类传染病,参照甲类管理。
1.3.2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分类
随着人们对传染病的病原体、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些传染病,特别是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表现的并不典型,需要人们提高警惕,严格防控。以下流行病学分类法仅供参考。
(1)流行性。按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强度和广度分为散发、流行、大流行和暴发。
(2)地方性。某些传染病或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受地理条件、气温条件变化的影响,常局限于一定的地理范围内发生。
(3)季节性。传染病的发病率在年度内有季节性升高。这种现象与温度、湿度的改变有关。
1.4传染病通用防护措施
1.4.1预防传染病的主要措施
(1)管理传染源。感染传染病的人,建议在医院或居家隔离治疗,直至痊愈才能出院或离家。
(2)切断传播途径。对传染病污染的环境及物品进行全面消毒。在公共场所及家居环境中,必须保持空气流通,对局部空气进行消毒。个人要养成良好的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3)保护易感人群。提高人群的免疫力有特异性措施和非特异性措施。
特异性措施分为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主动免疫是通过注射(或服用)某种传染病的疫苗、菌苗或类毒素,使易感者体内产生免疫力。被动免疫是通过给易感者注射针对某种传染病的特异性抗体,达到迅速、短暂的保护作用。
非特异性措施包括: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注意卫生习惯;均衡营养;改善居住条件等。
1.4.2呼吸道传染病的基本预防措施
(1)呼吸道传染病是通过飞沫和空气传播,经呼吸道感染的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是最常见、最容易感染的疾病。
(2)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病种包括流感、麻疹、水痘、风疹、流脑、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白喉、猩红热、肺结核、禽流感、SARS(非典型性肺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
(3)不同的呼吸道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综合性预防措施是相通的,一般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做好教室、工作地点、家庭以及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和周围环境清洁。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地吐痰,勤洗手。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不吸烟、不酗酒。
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
体弱者或慢性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如果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当发生传染病时,主动与健康人隔离,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防止传染他人。
不要自行购买和服用某些药品,不要滥用抗生素。
(4)常见传染病和疫情防护知识本手册后面将详解。
1.5常见传染病知识
1.5.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因该病毒形态在电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已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有6种。其中4种在人群中较为常见,致病性较低,一般仅引起类似普通感冒的轻微呼吸道症状;另外2种是我们熟知的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被人类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为“COVID-19”。
新型冠状病毒可侵害人体多脏器,引发病变。新型冠状病毒同其他冠状病毒一样,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传染源主要是感染的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后5天内传染性较强。
传播途径: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
主要症状: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以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等为首发症状。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轻型患者可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嗅觉及味觉障碍等,无肺炎表现。少数患者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可无明显临床症状。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多见于老年人、有慢性基础疾病者、晚期妊娠和围产期女性、肥胖人群。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或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
1.5.2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即重症急性呼吸困难综合征(SARS),是由变异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严重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该病毒由飞沫经空气传播,也可通过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或排泄物传播。
主要症状:发热,体温多超过38℃,可持续10天以上,伴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干咳少痰、胸痛、憋气,严重时出现呼吸困难,直至危及生命。
易感人群:以青壮年为主。
1.5.3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易感人群: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1.5.4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亦称“痄腮”,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约7-12天。
易感人群: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1.5.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大多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而感染。
主要症状:最初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随后病人突然寒战,高热体温可达40℃,头痛、呕吐反复发作,早期皮肤上可见出血点或淤斑,1-2日内发展为脑膜炎,高热持续不退,头痛剧烈,频繁的呕吐,伴有惊厥,甚至出现昏迷。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发病率高。
1.5.6伤寒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经消化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以夏秋季多发。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水、食物、日常接触、苍蝇和蟑螂传播。主要症状:临床特征为长程发热、全身中毒症状、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等。主要并发症为肠出血、肠穿孔。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1.5.7麻疹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
主要症状:麻疹的潜伏期为10-11天,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但同时出现眼红、眼皮发肿、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2-3天内皮疹遍及全身,随后疹退,脱屑。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婴幼儿,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
1.5.8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虽然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1.5.9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先天性风疹的患儿,病人鼻咽部分泌物(如鼻涕、痰等)、血及尿中均带有病毒,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一年四季均可传染得病,以冬春季为多。风疹病毒还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感染本病,可导致胎儿畸形。
主要症状:以低热、上呼吸道轻度炎症、全身散布红色斑丘疹及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若孕妇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可能导致胎儿先天畸形。
易感人群:好发于1-5岁儿童,育龄妇女;成人偶见
感染。
1.5.10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易感人群: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尤其易感。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儿童。
1.5.11结核病
结核病过去俗称“痨病”,是由结核杆菌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全身性慢性传染病,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也可侵犯脑膜、肠道、肾脏、骨头、卵巢、子宫等器官。
传播途径:活动期的排菌(也就是痰涂片阳性或者痰培养阳性)肺结核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有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黏膜接触,但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主要症状:结核病多为缓慢起病,长期伴有疲倦、午后低热、夜间盗汗、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女性有月经紊乱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可有高热、畏寒、胸痛、呼吸困难、全身衰竭等表现。肺结核病人往往伴有咳嗽、咳痰,痰中可带血丝。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但是与肺结核病人有密切接触的人群、机体对结核菌抵抗力较弱的人群更加易感。
1.5.12猩红热
猩红热为主要由A组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偶可经接触传播。
主要症状:早期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表现为发热、咽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发热24小时内出现皮疹,开始于耳后,颈部,上胸部,一日内蔓延至全身。皮疹呈鲜红色,针头大小,有些象“鸡皮疙瘩”。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少年多发。
1.5.13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以呼吸道损害为主的急性感染性疾病。
传播途径:禽流感主要通过空气传播,病毒随病禽分泌物、排泄物及尸体的血液、器官组织、饮水和环境以及衣物、种蛋等传播,造成环境污染,亦可经过消化道和皮肤伤口而感染。
主要症状:人禽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1-7天,出现早期症状与一般流感相似,主要有发热、流涕、咽痛、咳嗽等,体温可达39℃以上,伴有全身酸痛,有些病人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结膜炎等。
易感人群:任何年龄均具有被感染的可能性,但一般来说1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病情较重。与不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家禽密切接触人员为高危人群。
1.5.14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常年发病,以夏秋季多见。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生活接触、食物、水和苍蝇等途径传播。主要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
易感人群:儿童和青壮年。
1.5.15霍乱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属于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也是我国甲类法定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可引起流行、爆发和大流行。夏秋季为流行季节。
传播途径:常经水、食物、生活接触和苍蝇叮咂等传播。
主要症状:临床特征为剧烈腹泻、呕吐、大量米泔样排泄物、水电解质紊乱和周围循环衰竭,严重休克者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