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难找,开颅手术风险太大?病灶位置特殊,完整切除有困难?有了术中磁共振成像之后这些问题都不存在。通过术中磁共振成像(iMRI),医生可实时监测了解患者脑部的整体状况,明确病变的切除程度,确保在不损伤重要神经功能结构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切除肿瘤组织,有利于提高神经外科医生的术中判断、手术决策,手术安全性、精准度大大提升。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中大五院)神经外科刘飞主任手术团队运用术中磁共振检查,精准切除了一名18岁患者颅内约7厘米的巨大肿瘤,术后第二天患者即恢复意识并能正常交流。
直径7厘米 巨大颅内肿瘤
1个月前,18岁的小叶头痛一周伴意识障碍被紧急送到中大五院治疗,急诊头颅CT检查提示其颅内功能区(右侧颞顶基底节区)长一个直径约7cm的巨大肿瘤。神经外科刘飞主任诊察后表示,患者颅内的巨大肿瘤导致其颅内压增高形成了脑疝,已神志模糊、精神异常,需要立即手术治疗。
头颅CT
手术遇难题 术中MRI完美解决
刘飞主任表示,磁共振检查(MRI)能帮助医生判断肿瘤性质,肿瘤与周围神经组织、血管等的关系,是神经外科肿瘤手术必须要做的检查之一。但是,患者已出现了神志模糊、精神异常,病情复杂、变化快,术前无法安全地配合完成全套颅脑磁共振检查,同时,术后到放射科复查MRI,转运途中仍有较高风险。而复合手术室内的MRI完美地解决了上述问题。手术室里就可以做磁共振检查,实时监测患者情况,无需在影像学科室和手术室之间多次转移患者,避免了多次麻醉和转运可能带来的风险。
手术中
随后,根据MRI检查结果,明确肿瘤大小、边界及与周边神经血管的关系后,刘飞主任手术团队为该患者切除了肿瘤且最大限度保留了患者的神经功能结构。术后第二天患者即恢复意识并能正常交流,无新发功能障碍。
术中磁共振提示肿瘤被完全切除
刘飞主任表示,术中磁共振成像以其实时、高效、动态成像,有效解决了常规MRI所无法解决的脑组织移位问题,实时显示、精准定位为神经外科医生提供了实时动态的脑部影像“地图”,避免了凭主观经验确定切除病变范围的情况,在有效提高病灶切除率的同时能够最大程度保护神经功能结构;此外,还可以帮助医生发现患者颅内任何部位的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无需等手术后再检查,大大降低手术风险。医生将根据每名患者的具体病情判断是否需要做术中磁共振检查。(文:许晴晴 张嘉斌 图:姜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