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俊武
“推进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这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诸多亮点之一,引发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从2016年“试点”到2020年“扩大试点”再到今年的“推进建立”,这是我国长期护理保障制度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的转折,关系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2024年必将成为我国整个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事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标志着从出生准备到身后安排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最后一个短板补齐的历史性起点,14亿人民在享有生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的基础上,将开启拥有体面、尊严和无后顾之忧的老年期美好生活的新历程。
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发达国家的历史和实践表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一个无底洞,一旦面临失能特别是阿尔兹海默症等精神失能,所需花费十分惊人。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中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失能人群总量到2050年接近1亿,未来可预见的支付规模显而易见,这也是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长达8年的根本原因。筹资理念和筹资模式是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核心。服务方式和支付体量决定筹资模式。西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之所以是一个无底洞,根本就在于现代西医理念下的长期护理服务,每一个服务环节都需要不菲的支付成本,而且,现代西医康复护理技术对于慢病导致失能的护理质量、效果和失能者的体验颇受质疑。更重要的是,西方所有已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发达国家都面临制度财务不可持续的巨大压力,纳税人不堪重负。这是一个重大的前车之鉴。
中国是幸运的。我们的祖先流传下来的中医药康复护理理念和技术,不仅成本低、体验好,更重要的是对慢病以及其导致的失能的康复护理独树一帜,也广受绝大多数中国老年人的欢迎。如果结合国情,采取中医康复护理为主导西医康复护理为辅,来构建中国特色的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必然事半功倍,可以降低筹资压力,解除西方模式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无底洞炸弹的引线,而且,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应对失能挑战的中国经验。
在面临诸多经济压力和准备过紧日子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决定推进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这表明了中国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决心。未来,活得长寿,我们可以期盼后顾无忧的美好。
(本文作者系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第一届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责任编辑:胡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