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南盲人按摩在线,点击这里可以了解,如何成为湖南盲人按摩学会的线下会员! 将湖南盲人在线|湖南盲人按摩学会设为首页  收藏湖南盲人在线  
  您当前位置:湖南盲人按摩在线 >> 行业动态 >> 中医治未病 >> 相关理念 >> 浏览文章

用“龙”有术话中医

【字体: 】  [2024-2-27 14:31:00] 打印本页
【关键词】:中医,医用 【作者】:admin 【来源】:中国中医

甲辰龙年到来,到处是“龙行龘龘”的祝福。在十二生肖中的动物中,唯有“龙”是虚构的,然而却深得人们重视。龙究竟长什么样?明代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引申古人说法认为,龙的外形有“九似”,即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蛤蜊)、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显然,人们将各种动物的优点都叠加到“龙”的身上,从而使它格外尊贵。

点击浏览下一页

明代《本草品汇精要》中的龙

龙文化在中国有深厚的基础,这同样也反映在中医药文化中。

妙借龙性论辨证

人们都熟悉“东方苍龙、西方白虎”的说法,在五行中东方属木,在五脏中则与肝脏相配。如《普济方》说:“(肝)其位居于左,以应东方苍龙之木。”

点击浏览下一页

汉代瓦当中的苍龙像拓片

东方苍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在古代称为“四神兽”,其历史相当悠久。距今约7000年前的濮阳西水坡45号墓中,人们发现了目前最早的蚌塑青龙、白虎形象,正好分居于东、西两方。但是龙、虎与人体脏腑怎么扯上关系了呢?其实在中医早期经典中并没有这种说法,像《黄帝内经》中从来没有提到龙,书中提到与肝脏相配的五畜是鸡。

不过“四神兽”的观念被道教沿用,并将其与人体脏腑对应。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引用道教的养生导引法时就提到“卒左胁痛,念肝为青龙”的说法。由于肝与龙均色青、属木,在原理上相通,所以后来医书中也采用了这一说法。但有意思的是,古代医家以肝配龙,并不表明肝的尊贵,反而是用来提醒,要时刻对它保持警戒。

中医理论贵虚贵静,而龙在古代文化被认为是桀骜不驯的。东汉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中记载,传说飞龙升天会带来很大破坏:“盛夏之时,雷电击折树木,发坏室屋,俗谓天取龙。谓龙藏于树木之中,匿于屋室之间也,雷电击折树木,发坏屋室,则龙见于外。龙见,雷取以升天。”中医对肝的认识,与这种说法有相似之处。肝为将军之官,其性容易升发太过,一旦龙腾雷击,那不就会对人体带来伤害吗?古代医家把这种情况称为“龙雷之火”,或称相火。

那么,如何消除“龙雷之火”的危害呢?古人仍然从龙的传说中得到启示,即可以滋肾水以涵肝木。因为龙喜居于水中,如果水深则龙潜水底而不会升腾,因此可以通过滋肾来防治肝木过于升发。清朝温病名家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有一条小定风珠方,治疗虚火上冲、厥而且哕者,就应用了这一原理。方中有一味滋阴潜阳的龟板,吴鞠通借用“四神”的说法指出其独特作用:“亢阳直上颠顶,龙上于天也。制龙者,龟也。古者豢龙御龙之法,失传已久,其大要不出乎此。”这些其实是他的临床经验,通过巧妙地借用“龙”的特性来加以阐明,就更易于让读者理解。

“兴风作浪”有奇用

“龙”之兴风作浪虽然值得警惕,但如果能合理借用,有时却又是绝妙的治疗手段。这方面的代表方就是医圣张仲景的大小青龙汤了。

在张仲景《伤寒论》中,两张以“龙”命名的方剂功用各有不同。大青龙汤有发汗解表、清热除烦的功效,主治外感风寒、兼有里热,也治溢饮证;小青龙汤具有辛温解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功效,主治外寒里饮证。它们为什么以“青龙”为名呢?不少注家都指出,两方主治的特点是都有水饮之邪为患,龙腾之时能驱散雨水,故借用这一名称。例如清代医家魏荔彤评价大青龙汤:大青龙本行水之神,用以驱治水邪,兴云致雨使阳无所郁而气畅,阴无所凝而水消。清代名医张志聪也说:“大青龙者,乃在天之龙,能兴云施雨,涣汗,其大号者也。小青龙者,东方起蛰之龙,从下而上,能泄冬令之寒水者也。”他指出二方均能发汗散水饮,即“大青龙风行雨涣,小青龙振蛰云兴”,方名形象地体现了其功效特点。

善于借用“龙”的力量的,还有著名的“黄龙汤”。这是一张治疗阳明腑实、大便秘结的方剂,其特点是在大黄、枳实、厚朴等攻下药之外,加用人参、当归、甘草等补药。为何如此?一种解释认为,此方主要适用于体质较弱的患者,为防止泻下药伤人正气,因此采用“补泻兼施”的办法。但清代医家张璐认为这样理解不够准确,他说“补”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泻”的功效:“汤取黄龙命名,专攻中央燥土。土既燥竭,虽三承气萃集一方,不得参、归鼓舞胃气,乌能兴云致雨?”脾胃属土而色黄,人参等加强了脾胃荡涤邪气的功能,所以形象地称为“黄龙汤”。后来吴鞠通在《温病条辨》还认为光加人参、当归等还不够,进一步改良为新加黄龙汤,又加用麦冬、生地、玄参、海参等以阴阳兼补。

“龙”药家族功效多

说到药物,带有“龙”字的中药相当多。而且它们的药性和功效都不简单,像龙胆草、龙葵大苦大寒,龙血竭、龙须藤活血止痛,龙眼肉、血龙藤(鸡血藤)补血佳品等。当然这些植物药只是借用“龙”的名称。“龙”毕竟是动物,我们不妨来看一看动物药中的“龙”。

首先要说的,自然是传说中“龙”的身体遗存物,即龙骨和龙齿。它们实际是远古哺乳类大型动物的骨或齿的化石,只是古人以为是“龙”的遗骸,并因此认为它们具有“龙”的性能。

李时珍说:“龙者东方之神,故其骨与角、齿皆主肝病。”由于它们已经矿物质化,所以更长于重镇安神。古人强调:“肝藏魂,能变化,故魂游不定者,治之以龙齿。”

点击浏览下一页

浙江中医药博物馆展出的龙齿标本

宋代《本事方》记载了一个医案:有个姓董的书生每当睡下,身体虽然在床上,却感到魂神离体,因而惊恐不安,通宵不能入睡。后来医生用珍珠丸治愈。珍珠丸中就有龙齿,医者认为:肝有邪,魂不得归,是以卧则魂若离体也;治魂飞扬者,宜以龙齿。作者还感叹:万物都包含着奥秘,我们要细心体会啊。当然古人主要是用“取象比类”的思维来说明作用机理,现代医生则还可以参考科学数据。据研究,龙骨、龙齿主要含碳酸钙、磷酸钙等矿物质,有降低血管壁通透性和抑制骨骼肌兴奋的作用,这或许是其安神定惊功效的机理之一。

世上虽然没有龙,但“龙”的形象来自多种动物,于是人们也将一些与龙有相似特征的动物取一个带“龙”的名字或别名。如中药地龙,即蚯蚓,它生活于地下,体形圆长而柔软,与传说中的龙身相似,故有此名。地龙是功效卓著的良药,既然是“龙”,自然也入肝经,可以平肝熄风,当然它更擅长通经活络,中医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的名方补阳还五汤中,它是重要药物。

带“龙”字的动物药还有石龙子。它是蜥蜴的一种,体呈圆柱形,头为圆锥形,尾长渐尖,颇有一点“龙”的样子,常活动在山石间,故此得名。李时珍认为其功效长于利水。用到石龙子的药方不多,但有一种非常有名,这便是中药老字号杭州胡庆余堂生产的“辟瘟丹”。据说左宗棠西征时,士兵患瘟疫,曾紧急让胡雪岩送此药到前线,缓解了疫情。近代杭州、上海等地发生瘟疫时,该药也往往供不应求。生产该药需要用主产于杭州灵隐(地名)一带的“铜石龙子”,它金背白肚,是杭州道地药材。每年夏季,胡庆余堂的药工就携师带徒前去灵隐、天竺山捕捉以制用。灵隐寺僧人本来反对杀生,但因此药是救人所用,便不予干预。

龙在传统文化中有特殊地位。人的生命也正如《易经》乾卦爻辞所说的,有“潜龙勿用”“见龙在田”到“飞龙在天”的不同状态,古代医家善于从龙的意象中感悟脏腑特性和方药机理,但又谨记不能“亢龙有悔”,于是用各种巧妙治法来扬其长而避其害,可谓驾驭有术。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医药“致中和”的文化特色。

【责任编辑:郭一嘉】
  相关链接:
关于湖南盲人按摩学会 |  联系我们 | 湖南盲人按摩在线 | 湖南盲人按摩学会 | 湖南颐而康职业技术学校
版权所有 © 2009-2021 湖南盲人按摩在线 湖南省盲人按摩学会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象
技术支持:湖南省残疾人培训基地 长沙市残疾人培训基地 本站为大型公益性盲人按摩信息门户网站,与任何盲人按摩技师、盲人按摩机构无关
盲人在线QQ群:爱盲群86541505 备案编号:湘ICP备120108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