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残联紧盯10件重大民生实事责任分工的落实,聚焦难点、打造亮点,纵深推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民生实事,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盯住重点,夯实工作基础。主动掌握最新政策、工作要求,及时制定项目计划书,启动救助对象摸底筛查工作。结合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康复需求对残疾人康复需求进行全面摸排,同时,加强与民政、卫健、乡村振兴、公安等部门联动,掌握低保户、监测户、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等相关信息,摸清符合补助条件的残疾人底数,召开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民生实事部署推进会,要求县市区残联提高认识,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力量凝聚到项目工作上来,落实省、市“大抓项目狠抓落实”的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多为残疾儿童家庭解难纾困,把实事办到残疾人心坎上。
聚焦难点,全面扎实推进。认真梳理孩子接受康复训练的申报、受理、审核、服务各个过程,畅通各个环节,力求服务实效。一是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联合消防救援部门开展全市各儿童康复机构和残疾人托养机构督导消防安全除患攻坚大整治行动,做好“拆牌、破网、清通道”工作,坚决守住守好残疾人服务机构安全底线。二是提升机构服务水平,组织开展机构规范化建设评估和残疾儿童康复机构规范化建设业务培训,邀请专家教授举办公益讲座,不断提高工作人员履职能力。三是扎实开展宣传工作,深入街道、社区开展了《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普法宣传,尤其是全国助残日活动期间,围绕“预防疾病致残 共享健康生活”的宣传主题,全市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让大家学习到了疾病致残防控知识,引导公众增强了健康意识。
关注焦点,保障公平正义。树牢纪律意识,加强过程管理和长效监督,确保过程公开、透明。一是加强机构管理,结合规范化建设评估,退出了3个不符合条件的定点康复机构。二是加强监督管理,坚持日常监管和专项督查相结合,联合教育、民政、财政、消防救援等部门共同开展康复训练、安全生产、资金管理等综合督查,形成联合监管效应。三是关注康复效果,拍摄个训课、集体课教学录像,统一印发个训手册,开展毕业儿童去向回访,通过一系列举措确保康复训练效果。
打造亮点,提升项目质效。一是开展康复机构“星级评定”工作,加强机构规范化建设;二是组织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深化作风行风建设,打造“民生实事”服务载体,打通民生实事落地“最后一公里”;三是联合微爱公益志愿组织开展“让星光妈妈休息一天”助残志愿服务项目,拓展家长培训平台,推进家校共育工作,帮助残疾儿童健康成长、融入社会。
截至目前,2024年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民生实事项目任务已超额完成,全市残疾儿童至定点机构接收1233名0-6岁残疾儿童接受康复训练,目标完成率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