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下午,在位于襄阳市鱼梁洲的铁路社区阳光家园农疗康复基地,残疾小伙小阳与伙伴们在地里开心地劳动,一棵棵刚收获的大白菜整齐地码放在田边。
37岁的小阳是个“唐宝”,已在阳光家园做康复17年了。经过专业系统的康复训练,小阳身体的协调性越来越好,曾多次在全国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全国残疾人排舞比赛上获得银牌、铜牌的好成绩。对小阳来说,到基地种菜是一件特别开心的事情。每天,他在父亲的陪伴下,来到基地除草、施肥。他的父亲严先生说,加入阳光家园这个“大家庭”,切切实实减轻了他们小家庭的负担。
和小阳一样,文文也经常来阳光家园农疗康复基地。她的妈妈说,每次来之前的那天晚上,文文都激动得睡不着觉。“基地还有厨具,我们经常在这里做饭吃,孩子们自己动手,既锻炼了身体,又学习了生活技能。”
“很多孩子都是用残疾人阳光卡乘坐公交车来的,不用出路费。”铁路社区阳光家园园长余冬梅说,如今,襄阳市的惠残政策越来越多,残疾人的生活越来越便利,幸福感明显增强。
去年8月份,铁路社区阳光家园农疗康复基地建好投入使用,该基地占地20亩,建有活动板房6间,有厨房、休息室、活动室等。今年1月25日,襄阳市残联为基地安装了空调,让孩子们温暖过冬。余冬梅说,农疗康复基地之前设在桃花岛,这些年,孩子们通过“农疗”不仅增强了农业技能,也锻炼了行为技能,人际沟通、团体合作能力更强了。
“夏天,我们种豇豆、辣椒等蔬菜,秋、冬季以大白菜、萝卜为主,孩子们一年到头参与田间劳动,都很开心。”余冬梅说,现在收获的这一批大白菜,将免费分发给残疾人家庭,让他们一起感受丰收的喜悦。
据了解,“农疗”康复训练模式是襄阳市残联、铁路社区阳光家园为帮助残障人士康复而推出的创新之举。襄阳市残联表示,“农疗”的目的是让残障人士走出相对封闭的环境,通过简单的生产劳动与户外活动,愉悦身心,树立生活的信心,学到生活和工作技能,增加他们与他人、社会接触的机会,最终达到融入社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