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位于中国内陆西南部,辖38个区县,全市有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区县14个(其中城口、巫溪、酉阳、彭水等4个县仍未脱贫)、市级扶贫开发重点区县4个,深度贫困乡镇18个,贫困村1919个。截至2019年3月底,全市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2.6万户、185.1万人,其中因病致贫返贫的有2.57万户、7.91万人,占未脱贫贫困人口总数的56.91%。重庆市中医管理局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各项决策,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系列部署,因病施策、精准发力,不折不扣实施了三级中医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中医医院等系列健康扶贫政策,全市因病致贫返贫户比建档立卡时减少14.84万户、43.35万人,减少了85.24%。重庆市中医管理局健康扶贫工作举措如下。
系列举措落实帮扶工作
健全机制压责任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管理局)成立健康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委领导和处室对口联系深度贫困乡镇和贫困户机制,组建健康扶贫办公室,新设立一个处负责健康扶贫工作。
二是强化部门联动。加强与扶贫、医保、民政、财政等部门沟通协调,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出台了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等32个文件。
三是强化督导问责。建立工作台账,做到责任、处室、人员“三落实”,把相关指标纳入对区县和系统内考核内容。
统筹推进促落实
一是将对口帮扶纳入健康扶贫大框架。将对口帮扶作为健康扶贫工作重要抓手,在完成国家任务的同时,制定下发《2018—2019年度“三甲医院专家下基层坐诊”活动实施方案》,将帮扶中医医院范围扩展到全部贫困区县中医医院,做到帮扶不留死角。
二是将对口帮扶纳入全市中医药事业“十三五”发展重点。14个贫困区县均建立以中医医院为核心的医共体;全部参与了以市中医院为龙头的“中医专科联盟”建设。目前,14个贫困区县中,云阳县中医院创建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巫溪县中医院等11家中医医院创建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各贫困区县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三是督促落实对口帮扶各项任务。今年4月,重庆市中医管理局组织举行“重庆市三级中医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中医医院集中签约仪式”,8家三级中医医院与13家贫困区县中医医院现场集中签约,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内容、权利和义务,签订了年度对口帮扶责任书,具体到帮扶学科专业和技术项目,实现全市三级中医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中医医院全覆盖。
强化管理保质量
一是加强政策指导。今年3~4月,连续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三级中医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区县中医医院工作的通知》《关于切实做好三级中医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中医医院有关工作的通知》,压实各单位责任,要求各支援中医院院领导必须开展一次实地调研督导,各支援、受援中医院每半年报送一次工作进展总结。
二是精准开展帮扶。重庆市中医管理局下发《对口支援工作调查表》《受援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调查表》,摸清薄弱环节,精准实施帮扶。例如,重庆市中医院派遣医务处长挂职丰都县中医院副院长,提升了受援中医院管理水平。
三是建立规章制度。各支援中医院制定工作规划,做到工作保质量、不脱节。例如,垫江县中医院制定工作方案,由业务副院长任组长,采取轮岗形式进行帮扶;涪陵区中医院院领导每季度至少到受援中医院实地办公一次;九龙坡区中医院实行“打表”管理,确保帮扶质量。
四是强化激励机制。重庆市中医管理局要求各支援中医院采取有效激励措施,确保派驻专家“沉得下去,安得下心,做得好事”。例如,涪陵区中医院对派驻专家保持原有待遇不变的同时,还每人每月补助2000元交通、生活补贴;北碚区中医院对派驻专家每月奖金调整为5000元/人/月,每月再增发400元生活补贴。
五是深入宣传引导。挖掘帮扶工作涌现的先进典型和事迹,通过电视台、报纸、内刊、简报、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媒介进行宣传,弘扬正能量,营造良好氛围。
脱贫攻坚取得新成效
目前重庆市中医药健康扶贫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是贫困区县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三级中医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中医医院、三甲医院专家下基层坐诊、鲁渝卫生与健康扶贫协作等活动,推动优质中医医疗资源向贫困区县下沉,受到当地群众普遍欢迎。
二是贫困区县中医医院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目前,全市14个贫困区县中医院均达到二级中医医院标准,30万人口以上贫困区县中医医院均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中医医院水平,达标率双100%。
三是贫困区县中医药事业发展后劲十足。支援、受援单位双方通过远程会诊、远程病理、远程继续教育等方式,建立稳定可靠的长效协作。借助“互联网+健康扶贫”行动,实现贫困区县远程医疗服务全覆盖。贫困区县中医医院充分发挥县域医共体功能,正努力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医改目标。
(重庆市中医管理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