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养生记住3重点,过好一整夏
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进入初夏时节,人们的新陈代谢加快,心脑血液供给不足,常使人烦躁不安,倦怠懒散。从初夏开始,应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补充营养物质,采取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
而立夏过后,温度可能逐渐攀升,人们难免会觉得烦躁上火等。天气一热,人们食欲也有所下降。在膳食调养中,不能总是吃自己偏爱吃的几种食物,也不能暴饮暴食,应以低脂、低盐、多维生素、清淡为主。
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讲解一下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节气如何养生吧。
1、夏季属火,应当养心安神
一年四季中,夏天属火,立夏以后,天气转热,传统中医认为,“暑易伤气”,“暑易入心”,因此立夏养生首先要''养心安神''。
夏季心阳最为旺盛,当夏日气温升高后,人易烦躁不安,好发脾气,而且机体的免疫功能也较为低下,所以夏季要顺应节气的这种变化,保养心脏。
值此时节,人们要重视精神的调养,加强对心脏的保养。特别老年人,由于发火生气容易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甚至因此而发生猝死。
所以,老年人要有意识地进行精神调养,保持神清气和、心情愉快的状态,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伤心、伤身、伤神。
2、注意健脾养胃
立夏后常因气候燥热而食欲不振,其实这是因为湿热蕴积在内,肠胃缺乏运化动力的反映。夏季更易发生脾胃不和及脾虚等症状,比如吃冰冷食物,往往最先损伤的就是脾胃。
《黄帝内经》讲“春夏养阳”,“阳”是生命之本,养生就是养阳气,阳气足,人就不易生病。养阳重在养心,饮食应清淡,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寒凉的食物要少吃。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夏天吃姜有助人体阳气生发,也符合中医“春夏养阳”的观点。立夏后吃姜可缓解酷暑带来的疲劳乏力、厌食失眠等症状,同时,适量吃姜还可开胃健脾、增进食欲,防止肚腹受凉及感冒。
3. 注意祛湿
立夏和小满这两个节气的到来,让万物在雨水阳光的滋养中逐渐成长,人体也在此时进入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应该注意健脾祛湿。
尤其是立夏后的第二个节气小满,由于雨量的增加,空气潮湿,体内容易生湿,因此,特别要提防湿热困脾。
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B、C的供给,同时可以适当地做一些荷叶粥,比如说在稀饭里面加一些荷叶,或者是薏米这些健脾利湿的、药食同源的保健食品。
推荐一款夏日养生食谱:荷叶茯苓粥
配料:荷叶1张(鲜、干均可),茯苓5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先将荷叶煎汤去渣,把茯苓、洗净的粳米或小米加入药汤中,同煮为粥,出锅前将少许白糖入锅,即可。
功效:清热解暑、宁心安神、止泻止痢(对心血管疾病、神经衰弱者亦有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