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中医药更是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着无穷力量。
山东中医药大学校始终站在维护国家公共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高度,传承中医药优秀文化,培养中医药高等人才,时刻不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将加强学生专业教育作为基础工作常抓不懈。
固本培元,传承精华,加强中医药文化自信
缺失中医药文化自信,中医药教育就像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将中医药文化、中医药故事渗透到中医药专业教育中,不断加强学子们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要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牢固树立中医药文化自信,进而提升中医药学科自信和专业自信,努力成为一名医术精湛、救死扶伤的医者。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专业教育中的育人功能,开展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校园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营造具有浓厚中医药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注重对新媒体平台的运用,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加强主题教育网站、专业学术网站和三微一端建设,通过新颖的形式和优质的内容推动专业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强化中医药思维,学好中医药知识,更加坚定地做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传承者。
与时俱进,精准聚焦,创新中医药教育形式
在传承精华的基础上,中医药学习亦强调守正创新,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随着医学模式和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人们对于预防保健的需求日益增长,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和健康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推崇。因此专业教育要紧跟时代步伐和形势政策,聚焦社会热点和人民需求,不断创新教育形式,提高教育成效。
首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提高中医类专业经典课程比重,创新教学形式和手段,运用案例教学、演示教学等生动形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开展多模式、多形式、多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教育,将现代疫病纳入教学和课堂中,加强对中医传染病学的教育与研究。其次,要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在课外生活中巧妙渗透中医药专业知识,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专业相关竞赛活动,让专业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除此之外,要更加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医药健康的重要理论,从健康中国出发,引导学生结合专业教育,从中医药文创、中医健康科普、中医药互联网、人工智能与新医药健康技术、健康养老等多个专题开拓新时代中医药健康创新创业的视野,为中医药专业教育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
实干兴邦,实践育人,培养中医药有用人才
随着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医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已逐步形成了医疗、保健、教育、文化、科研、产业“六位一体”的喜人格局,需要大量专业理论与临床技能兼备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因此,中医药院校学生的专业教育要更加注重实践,建立早跟师、早临床学习制度,引导学生走进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要重点加强毕业实习前的经典应用能力实训和临床技能实训、毕业实习中的轮科实践和师承实习,提升学生临床能力。加强与教育主管部门和企业有机结合,三方联动,构建产教融合生态体系,加强校企联合、科教融合等联合办学力度,增进与医院、医疗机构的沟通合作,双向打通信息流和人才流,为学生实习实训和就业创业提供资源和平台。注重实践教学,持续性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三下乡”“爱心义诊”“回乡看齐鲁”等,为学生临床技能的提高提供机会和渠道,筑牢基层中医药服务阵地,为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打下基础。
中医药教育任重而道远。山东中医药大学将始终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中医药专业教育,强化中医药专业主体地位,大力推动中医药人才培养,传承好、利用好、发展好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中的独特优势,推动中医药在传承创新中高质量发展。(王志鹏 谭梦 山东中医药大学)
(dj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