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指出,要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全国中医药大会部署,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认真总结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经验做法,破解存在的问题,更好发挥中医药特色和比较优势,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中医药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医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程深度介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救治,筛选出“三药三方”等有效方药,形成覆盖预防、治疗和康复全过程的中医药诊疗方案,为抗击疫情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我们必须明白一个事实:中医药仍然一定程度存在高质量供给不够、人才总量不足、创新体系不完善、发展特色不突出等问题,仍制约着中医药事业发展,老百姓对优质中医药服务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政策措施》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总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中医药工作经验,针对当前中医药发展出现的薄弱环节和改革难点,聚焦破解中医药发展面临的具体问题,全面加大对中医药的政策支持力度和投入力度,从人才、产业、发展环境等多个方面提出28条政策措施,为中医药高质量特色发展保驾护航,为老百姓方便看中医、放心用中药固本培元。
注重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也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的重要战略资源。为此,《政策措施》把夯实中医药人才基础作为首要任务,进行了一系列政策创新,致力于提高中医药教育整体水平,加强中医药人才评价和激励,实施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政策措施》提出用5~10年时间,评选表彰300名左右国医大师和全国名中医,培育500名左右岐黄学者、3000名左右中医药优秀人才、10万名左右中医药骨干人才,加强中医药优秀人才梯队建设和人才储备,调动中医药人干事创业积极性。
进一步提升服务质和量。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中医药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进一步提升老百姓看中医的获得感,《政策措施》提出了一系列举措: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所纳入医联体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中医诊所组建团队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按规定收取签约服务费;打造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旗舰”科室、“旗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优势中医医疗机构和团队为依托,建立一批名医堂执业平台。
保证用上好药。实践证明,一些在古代经典名方基础上研发的有效方药,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让良方良药尽快完成成果转化、造福更多百姓,《政策措施》提出,建立科技、医疗、中医药等部门推荐符合条件的中药新药进入快速审评审批通道的有效机制,优化具有人用经验的中药新药审评审批,优化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注册审批。同时,实施道地中药材提升工程,加强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和生产基地建设。
进一步完善中西医结合制度。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是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的显著优势。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极大地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病亡率,成为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总结新冠肺炎防治经验,《政策措施》把完善中西医结合制度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政策创新:创新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健全中西医协同疫病防治机制,完善西医学习中医制度,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水平。
毫无疑问,《政策措施》的出台,将加快健全符合中医药规律特点的政策体系,加快推动解决中医药发展实践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快中医药有特色、高质量地发展,更好实现中医药传承创新。 (何军林)
(dj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