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央电视台《典籍里的中国》热播,通过一本典籍、一个人物展现跨越千年的中国智慧与中国精神。其中,伏生视《书》如命,凭一己之力用生命护《书》,令人不禁潸然泪下。回首中医药的发展历程,每一部中医典籍及其薪火相传的过程都是中医药人奋斗的历程。今天,我们也应像先贤一样,用心守护好、传承好中医典籍。
典籍里的文字,言简意赅,醇厚浓香。中医药传承至今,依旧贯穿着阴阳五行、天人相应等这些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其基本理论、诊治方法以及中医术语中依旧保持着古代的面貌。典籍里的文字,语言精练,语句优美,词汇丰富,醇厚浓香,如《素问·标本病传论》有:“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告诉我们,当患者病势深重时,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或独治其标,或独治其本,解决疾病的关键所在,不必标本新旧各证兼顾。新安医家程杏轩在《杏轩医案》里载有诸如“此药吾乡苦无市处”“圣域贤关、心心相印”“予阅予此,不禁泫然”的语句,简明扼要之中散发着阵阵书香。作为临床医生,如果要继承好祖国医学的遗产,吸收古人的临床经验,就一定要钻研古代的医学著作。
典籍里的医家,勤奋刻苦,治学严谨。从古至今,医家们尽管由于所处历史及生活条件的影响,饱经风雪,历经磨难,但依旧人才辈出。他们勤学勤思,博览群书,治学严谨,恪守医道。明代浙江名医张景岳的《类经》,经40年的编撰始获完成。清代吴江名医徐灵胎在《伤寒论类方》自序中说:“余纂集成帙之后,又复钻穷者七年而五易其搞,乃无遗憾。”温病学家吴鞠通64岁时,通过防治道光元年“燥疫”的实践,纠正了之前对“燥邪”的片面认识,进而参考明代医家沈目南的“燥病论”,作了“补秋燥胜气论”一篇,补入《温病条辨》中。可见,典籍里的医家在诊治疾病过程中无不践行着“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勤奋与“呕心沥血、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我们应当牢记历史、立足当下,在临证与读书,时时自考,严谨求实。
典籍里的传承,守正经典,不忘创新。在中医药的传承过程中,有人守正经典,有人不忘创新。清代医家王清任撰有《医林改错》,期间为了探究人体脏腑的究竟,他亲到荒坟或刑场,对尸体进行解剖,这样“留心四十年”,最后绘成全图,对前人的谬误认识作了不少的更正。首届国医大师朱良春在《自古医家出经典,从来创新源继承》一文中说道:“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继承与创新两个方面。能继承者始能创新,否则便成无源之水;知创新者始善继承,否则便不免抱残守缺,墨守成规,中医学也不例外。” 所以,守正中医经典是为了更好地创新发展;创新提高是为中医学的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源泉,我们强调中西医并重,并非将两者独立开来,而是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随岁月更替而经久而未衰。经典之中可以知先贤治政之本,知个人修身之要。不读典籍,愧对先辈。唯有用心守好底色,才能发扬特色,彰显本色,努力将经典著作“涌现于脑海,驰骋于碗底,服务于临床”,也是时代赋予我们应尽的责任。
(作者吴力强单位系江苏省太仓市中医医院)
(dj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