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改革开放和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我国进入信息时代。网络覆盖城市和乡村,计算机和智能手机逐步普及并走进千家万户。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改变了生活,也改变了学习的行为和方式,给教育与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近30年中医学办学规模扩增,校园的教学资源跟不上学生数量的递增,倒逼中医教育教学走信息化之路,中医专业的教师逐步掌握信息技术,从拿着粉笔讲课,到用PPT辅助教学,再到网络教学。教学的资源从教具、挂图拓展到互联网信息,教学的对象延伸到校外、国外。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启发学生兴趣,建立中医自信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即线上开放课程(慕课)与线下课堂的混合。在疫情期间,也有线上开放课程(MOOC)与线上小范围限制性课程(SPOC)的线上/线上混合。线上慕课,短小精悍,生动有趣,让学生爱看,看懂,启迪思维,引发讨论,线上师生—生生互动,以兴趣来调动其自主学习的自觉性。教师在线上讨论和线下课堂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重点、难点问题,以教师为主导,通过线下翻转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夯实基础理论,掌握基本知识。
中医学专业的大学生要有中医文化自信,就要建立中医文化观。中医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又具有文化和哲学内涵。中医的专科也有学科文化的特色。教师的课程思政,要渗透中医文化,使中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建立中医文化观,树立中医专业思想。笔者给学生讲岭南医学的时候,介绍岭南的历史文化,岭南医学的渊源与发展,做到讲好中医故事,强化中医文化自信。
课堂—实践混合式,学会看病,掌握临床技能
中医临床类课程重视实践性,要求学以致用,能够诊疗疾病,解决临床问题。因此,需要在临床上见习和实习,通过跟诊、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等,学习临证分析的思路,掌握诊疗的技能。从而强化中医基本功,学会如何看病,如何处理实际问题。这是理论与实践的混合式。中医临床课程的“双混合式”教学,学生在线上慕课获取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并通过线下课堂解决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系统知识的建构。再走上临床,在实践中应用诊疗技能,在实际案例中验证并逐步提升临床思维能力。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自我构建知识体系
从校园课堂跨越到网络空间,大大拓展了教学资源。教与学的内容不限于教材,完全可以“各取所需”。因此,教师要做知识体系建构的设计师,善于重新操作知识材料,以更新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遵循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建构知识体系。教师作为指导者、引路人,让学生从传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朋辈互动,找出解决办法。体现“以生为本”的原则。
2019年,教育部提出建设一流课程的要求是教学目标的高阶性、教学内容的创新性和考核评价的挑战度。按“两性一度”来打造“金课”。首先要定好目标,做好设计。我们在建设《中医妇科学》线上开放课程的时候,制定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具有“大医精诚”的医学人文素养,掌握中医妇科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熟悉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技能。而通过线上学习,可以随时了解学科研究进展,形成批判与创新思维,掌握现代研究方法,养成持续自主学习的习惯。根据线上课程的开放性,不仅面向不同院校的中医学专业学生,也可以让非医专业的大学生选修,亦可能有社会公众选修。我们对教材的知识材料进行重新操作,以女性年龄为轴,从青春期到老年期,依次展开各年龄阶段的生理特点与主要相关病证,命名为《中医看妇科——女性一生之康与病》。
90后和00后的大学生是在信息化时代接受教育的“信息时代原住民”,适应网络化的学习环境。线上开放课程的特点是短小精悍,每个节段仅5~15分钟,适合现在年轻人“碎片化”学习的习惯。然而,网络化学习的缺点也恰恰是其“碎片化”,因为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都有其系统性。而中医学的重要特色则是其整体观,不仅一门课程的前后有紧密的联系,各门课程之间也具有关联性和系统性,学生要把“碎片化”的知识“零存整取”,重新整合,有一定的难度。
以正确的“三观”引导网络化学习
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做出正确判断、正确选择。”这把“总钥匙”,不仅打开人生之路向,也打开学习之宝库。网络化学习的选择与判断很重要。因为学习资源很多,可以各取所需,零存整取。那么,选什么学什么,就需要正确的导向。大学生要有明确的方向、路径、目标,才可以循序渐进,克服困难,达到学习的小目标和人生的大目标。
全面学习观,即学习者以浓厚且广泛的学习兴趣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学习,积极拓展知识面,丰富知识结构,促使自己成为一个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相关学科的知识,做到专精与广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中医学临床类课程的教学改革,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掌握网络技术,进行知识材料重新操作,建设一流线上课程,并遵循中医教育规律,讲好中医故事,强化中医自信与中医基本功。实现线上—线下、理论—实践的双混合式教学。线上教学也要注重课程思政,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成为自我建构知识体系的工程师。(罗颂平 广州中医药大学)
(dj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