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9月15日,湖南省第四届残疾人岗位能手职业技能竞赛在长沙举行。株洲市残疾人代表队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共斩获2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株洲市残联对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常抓不懈的成果。
今年,株洲市残联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握技能提升、就业帮扶、创业扶持三把“金钥匙”,为残疾人开启就业创业之门。当前,我市残疾人就业率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01
技能培训,巩固残疾人就业根本
“我参加了株洲市残联组织的面点专业培训之后,就爱上了糕点烘焙,手痒得停不下来了。”湖南省第四届残疾人岗位能手职业技能竞赛现场,株洲选手段赛平以一份名为“党旗飘飘照我心”的作品获得“糕点装饰制作”项目的第一名。她说:“由于手部残疾,又没有技能,一直找不到事做,现在学到了赚钱的本领,还能代表株洲参加省赛,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

为让残疾人朋友获得一技之长,今年株洲市将为1000名残疾人提供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纳入市“民生100”工程项目和党史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群众为我说实话”第一批实事项目。根据残疾人状况及市场需求,市残联制定培训计划,定期开设培训班,在发展残疾人职业技能的同时,为残疾人提供职业目标选择和职业生涯规划等职业指导,开展各项就业服务。
目前,市残联及各县(市)区残联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6场,参训残疾人1315名。无人机培训、面点师培训、客服培训、种养技术培训、盲人按摩培训……为残疾人量身打造的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增强了残疾人的劳动就业能力,拓宽了残疾人的就业途径。
02
搭建平台,拓宽残疾人就业路径
云龙示范区华昊机电设备公司厂区,机器轰鸣。一个标有“特殊工作区域”的车间里,一名技术娴熟的年轻小伙正在全神贯注地操作面前庞大的设沉静而稳重。

他叫汤光强,智力残疾,来自一户多残家庭。市残联了解到他的情况后,介绍他到华昊机电设备公司从事高铁零件加工工作。汤光强通过培训后顺利上岗,领到了人生第一份薪水。据了解,该厂共有智力障碍工人15人,每月都能完成工作任务,厂里按时发放工资并缴纳五险。
“残疾人朋友身体条件受限,收入不稳定,外出务工难,收入无保障。”市残联党组书记李克武说,“破解这些难题,需要帮助残疾人搭建稳定增收的平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充分吸纳残疾人就业,大力推进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生产线建设”。
株洲凯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也是一家热心接纳残疾人就业的企业。公司最初试用了几名聋哑残疾人,在市残联的“撮合”下,来公司就业的残疾人越来越多,目前正式员工达到36人,已成立2条聋哑残疾人生产线。
市残联就业中心主任宁召东介绍,在株洲,像华昊机电和凯天环保这样的爱心企业为数不少。他们挺身而出,主动接收残疾人到岗就业,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03
多措并举,1190名残疾人实现就业
根据残疾人实际情况,市残联着力开发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和“微创业”项目,今年已有142名残疾人接受创业培训和创业扶持。

每年6月,应届高校残疾毕业生都会得到“特别关注”,市残联将他们的信息一一登记,做好就业服务工作。2020年,全市35名高校残疾毕业生,服务率达到100%,就业率达到84%。
为做好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市残联大力开展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个体就业、社区就业、公益性岗位就业、辅助性就业、居家就业、农村种养加灵活就业等措施,帮助残疾人更好地就业和创业。
目前,株洲市各类残疾人中,处于就业年龄的50713名,占残疾人总数的49.9%。截至2021年6月10日,全市完成141家机关事业单位、257家企业单位2020年度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核定工作,1190名残疾人实现就业。
“残疾人只有实现稳定就业,才能增加家庭收入。”市残联理事长程轶辉说,“残联是广大残疾人的娘家,身为娘家人,我们要设身处地为残疾人多谋划、抓落实,推动残疾人就业高质量发展,帮助残疾人朋友融入社会幸福生活”。
来源:株洲日报·记者 言静 通讯员 肖乐怡 通讯员 宁召东